在高頻開關電源、功率變換器等應用中,MDD超快恢復二極管因其短反向恢復時間(trr)和低開關損耗而被廣泛采用。然而,即便是MDD超快恢復二極管,其反向恢復特性仍會影響系統效率,特別是在高頻高壓場合,優化反向恢復特性對于降低開關損耗至關重要。


1.反向恢復特性對開關損耗的影響

在二極管從正向導通到反向截止的過程中,會經歷反向恢復階段,其中涉及反向恢復電流(Irr)和反向恢復時間(trr)。
· 反向恢復時間(trr):指二極管從正向導通到完全截止所需的時間,trr越短,反向恢復過程中的損耗越小。
· 反向恢復電流(Irr):是二極管關斷瞬間的峰值反向電流,過大的Irr會導致開關器件(如MOSFET、IGBT)承受額外的應力,增加損耗并可能引發電磁干擾(EMI)。
· 反向恢復電荷(Qrr):是二極管在恢復過程中釋放的總電荷,Qrr過大會增加功率損耗,影響電路效率。
在高頻應用(如PFC、DC-DC轉換器)中,若反向恢復特性較差,則會導致:
①MOSFET或IGBT的開關損耗增大
②二極管本身的發熱增加,影響壽命
③EMI干擾加劇,影響電路穩定性
因此,優化超快恢復二極管的反向恢復特性,是提升開關電路效率的關鍵。
2.如何優化超快恢復二極管的反向恢復特性?
(1)選擇低Qrr、短trr的二極管
高性能的超快恢復二極管通常具備較低的Qrr和短trr,例如:

選用trr<50ns的器件,可以有效減少反向恢復損耗,提高轉換效率。
(2)降低結溫,優化散熱設計
結溫(Tj)對trr影響較大,溫度升高會導致trr增加,從而加劇反向恢復損耗。因此,優化散熱設計可降低trr,提高恢復特性:
①增加散熱片或使用銅基PCB降低結溫
②選擇低熱阻封裝(如TO-220、TO-247)提升散熱能力
③優化PCB布線,減少熱堆積,提高散熱效率
(3)并聯RC緩沖電路,降低恢復尖峰
在高頻應用中,可以在二極管兩端并聯RC緩沖電路,減少反向恢復過程中的電壓尖峰,降低MOSFET的開關損耗。
常見RC緩沖電路參數:
R值:10Ω~100Ω(根據電流大小調整)
C值:100pF~1nF(用于吸收高頻振蕩)
(4)采用更先進的材料,如SiC二極管
碳化硅(SiC)二極管相比硅基超快恢復二極管,具備更短的trr(接近零),適用于更高頻率應用,如高壓PFC電路。例如:

SiC二極管基本無反向恢復損耗,非常適合高頻PFC、LLC諧振電源等應用。
3.典型應用案例分析
案例1:DC-DC降壓變換器優化
某DC-DC降壓電路采用普通超快恢復二極管HER208(1000V,trr≈50ns),在200kHz工作頻率下,發現MOSFET的損耗較高。
· 優化方案
更換為低Qrr、短trr的MUR860(600V,trr≈35ns),并增加銅箔散熱設計。
· 優化效果
①開關損耗降低10%
②電路效率提升約3%
③二極管溫升降低5°C
- - - - - -
為了優化超快恢復二極管的反向恢復特性、降低開關損耗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①選用trr短、Qrr低的超快恢復二極管
②優化散熱設計,降低結溫,減少trr影響
③增加RC緩沖電路,減少恢復尖峰
④在高頻高壓應用中,考慮SiC二極管,徹底消除反向恢復損耗
通過這些優化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開關損耗,提高高頻電源系統的效率與可靠性。